首页

国内恋脚在线视频

时间:2025-05-29 23:49:28 作者:中央气象台:福建南部广东海南岛等地有大雨或暴雨 浏览量:41377

  中新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3)、2023年亚洲光电子会议、2023“一带一路”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从9月到11月,多场国际专业学术盛会将在中国北京、海南、四川等地轮番举办。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9月7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这一系列国际专业学术盛会筹备等相关情况进行通报。

9月7日下午,中国科协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9月至11月将在中国举办的多场国际专业学术盛会。中新网记者孙自法摄

  202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疫情后首次线下举办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顾雁峰说,202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将于9月19日-20日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举办。本届大会是第五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也是疫情后第一次线下大会。

  这次大会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科学理事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为支持单位。

  大会主题为“提升科学素质,携手同行现代化”,将安排16个大会报告和8个专题论坛,重要议题包括:科学素质提升与人的现代化;科学素质提升与文化建设和文明传承;科学素质提升与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养成;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中的热点、难点、关键点等。

  与往届相比,本届大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协作化程度都有较大提升,联合国儿基会、妇女署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首次派代表参会,中国科协还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围绕国际组织建设、科学素质议题探讨深入合作。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由中国科协于2018年创办,此前已举办四届,累计100多个国别或国际科技组织、3000余名科学素质领域工作者参会。

  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9月中旬在成都举行

  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介绍说,受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FANS)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将于9月14日-17日在成都承办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这是继1995年第七届亚洲营养大会在中国大陆成功承办后,时隔28年再次承办这一国际盛会。

  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成立于1973年,每四年组织召开一次亚洲营养大会。中国于1985年加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目前是其副主席和侯任主席所在国(2019-2023年),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后,中国将正式成为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主席国。这将是中国营养学术界进一步走向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引领国际事务的重要举措之一。

  截止到8月31日,主题为“可持续营养助力未来”的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已有700多人注册,收到近600份摘要。会议设9个主旨报告、10余场专题报告、5场青年报告,将有来自包括中国之内的20多个国家的近200名学者做口头报告,国外报告者占40%,同时还设若干壁报专场。

  中国营养学会是一个成立近80年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多年来一直牵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等编著工作,学会目前拥有6万多名营养专家和营养工作者,是中国营养科技创新和营养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3):聚焦能源革命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三峡科技集团董事长江冰介绍,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3)将于9月20日-21日在海南举行,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海南省经济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3)以“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革命”为主题,旨在构建一个综合性、国际化、高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旨在进一步探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和措施,提升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论坛整体安排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和9场专题论坛,9场专题论坛将分别以全球碳中和进程中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与创新、新型能源产业开放创新及国际技术转移、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氢能、碳达峰碳中和与储能、新型能源体系与城市能源“双碳”路径、电碳耦合与新型电力系统等为主题,开展深入交流与研讨。

  2023年亚洲光电子会议:涵盖近百个研究方向

  中国光学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教授杨宏介绍说,亚洲光电子会议是由中国光学学会与国际光学与光子学学会联合主办的重要国际会议,自2002年起已在中国成功举办12届,最近4届会议投稿量超过3500篇,线下参会人数总计3000余人,线上观看人数超过6万人次。

  2023年亚洲光电子会议将于10月14-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包括大会开幕式、大会邀请报告,设有高功率激光器与应用、生物医学光子学、先进激光加工与制造、量子与非线性光学、能源光子学等17个分会场,涵盖包括光学及光学工程领域近100个研究方向。

  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和国际光学领域知名专家、科研人员、产业从业人员、研究生参会交流,国外参会代表分别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越南等国家。会议同期还将设光电展览,为光电企业和参会学者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中国光学学会由中国光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创者王大珩先生、严济慈先生于1979年发起成立,汇集超过15000名光学及光学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会员,下设26个专业委员会和10个工作委员会,是国际光学联合会的成员单位,与国际光学与光子学学会等10余个国际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023“一带一路”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欧建成介绍,依据该学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的合作协议,2023“一带一路”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BRISMIS2023)将于11月29日-30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自2017年正式启动BRISMIS平台以来第四次举办该盛会。

  2023“一带一路”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以“科普场馆STEM教育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旨在强调开展STEM教育是科普场馆提升展示教育效果、培养未来科技人才、助力社会领域创新与发展的新支点。拟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协科技馆专委会等国际组织负责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普场馆、科技机构、科普企业代表以及国内科普场馆代表参会。

  根据会议方案,将设置两场主旨报告,三场专题论坛,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人,“一带一路”科普场馆馆长、专家和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及“STEM教育理念下科普场馆建设的新思路”“科普场馆促进STEM教育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数字技术推动科普场馆STEM教育均衡化与资源共享”三个议题,深入交流探讨,共商发展大计。

  此外,本次研讨会还将在会前设置两个伙伴工作坊——一是与国际博协科技馆专委会和中国科技馆合作,以“科技馆科学教育与美好生活”为主题举办工作坊;二是以天文馆诞生100周年为契机,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教育办公室中国中心和北京天文馆合作,以“天文馆在STEM教育里的探索和实践”为主题举办工作坊。(完)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青听·两岸】跨越海峡 甜蜜牵手

今年国庆假期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各类庆祝活动密集频繁,与旅游流、探亲流交织重叠,各地陆续迎来大车流、大人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压力陡增。

巴黎奥运三人篮球开赛 王丽丽绝杀助中国女队开门红

当前,中国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并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的环境与气候合作。本次论坛以“构建区域能力建设伙伴关系”为主题,东盟国家驻华官员、环境部门代表及中国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企业代表等近300人参会。

【小新的Vlog】和小新一同感受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猛兽呼啸”

结束调研后,吴德凯代表公司前往广州参加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同事一起与参会的供应商洽谈合作。“在非洲大陆,‘中国制造’一直是一个热词,来自中国的商品在塞舌尔随处可见,用华为手机、开长城汽车在当地很时髦。”吴德凯说,“期待塞中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结出更多硕果。”

山西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 提升治理水平

据共同社报道,岸田文雄2021年10月就任日本首相以来,访问的国家和地区约32个。这些外访的特点是着眼于乌克兰危机和中国的动向。

广州拟对房屋使用安全立法:装修禁止将阳台改成厨房或卫生间

咨询客服后,对方提出添加微信。在朋友圈中,记者看到对方先后发布多条三甲医院专家号的挂号记录。对方表示,陪诊收费标准为300元半天。除了陪诊以外,还可以帮忙挂号。

相关资讯
广东电网累计组织超4.5万人迎战“摩羯”

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快培育发展数据、算力等新质生产力要素,进一步提升数据要素供给质量,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机制,创新数据开发利用机制,以释放数据红利,形成更加完整贯通的数据链。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优化生产关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通过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放大各自比较优势、合力发展,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持新发展格局。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来看,东部引领、中西部跟进的态势越发鲜明。其中,深圳依托“产业创新+科技领先”绝对优势,首次登顶“新能源汽车第一城”,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178.6万辆,超过了上海的128.68万辆和西安的98.38万辆,位居全国第一位。中部地区的合肥、长沙,西部地区的西安、重庆以及东部地区的济南跻身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前十城市。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为产业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